找到相关内容29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嫉妒的心不得安宁

    人应出于信仰和喜乐而布施,嫉妒别人获得饮食的人,日夜不得安宁。 (偈 249 ) 如果连根拔除这种嫉妒心,日夜都安宁。 (偈 250 )   年轻的提舍比丘有个非常坏的习惯,就是蔑视他人的善行。他甚至批评著名的布施者如给孤独长者和毗舍佉。他更吹嘘说,他的亲戚都非常富有,而且像水井一般,任何人都可以前去汲水。听他这么说,有些比丘心下怀疑,就想一探究竟。   他们就到他的家乡去调查,...

    达摩难陀法师著

    |嫉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7201791340.html
  • 怎样修福报才能迅速增长经济收入

    使得你可以提前“支取”——这是放生能治疗疾病增长福报、延长寿命从而改变命运的原理(许多麻烦其实是冤亲债主找 的,大善行并回向后,可使他们离开),它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理的重要部分,在复杂的法界因果系统中,每人的善行恶行都有个“积分卡”的,我们需要做的,是经常往里充值还是经常透支呢? 如果真的缺钱,只要供奉财神,潜心修法,多做布施,肯定会收入大增,但千万要记住,发了财更要增加布施额度,不要积累太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10794688.html
  • 佛教伦理与和谐理念

    性质的一种表现,虽然在世俗的视野中,是相当完善的实现。因此,这样的道德净化在佛教教化的意义上当诉诸于人天乘的善行。如果说佛教的声闻乘、独觉乘、如来乘即所谓的大小乘弘扬出世间的善行,着眼的是圣德的培育,那么,佛教人天乘则倡导世间善行,关注的是道德的养成。在前者的意义上,对身口意的规范可称为戒律,小乘作为解脱道相应成立对向解脱的别解脱戒,大乘作为菩提道相应成立别解脱戒性质的律仪戒、自成熟佛法的集善法戒、...

    周贵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2660245.html
  • 放生功德无量

    中央及国外经其治疗而痊愈的病人敬献的锦旗,以感谢表彰其医术的高明,现在她已是成千上万人的救命恩人。我问过经她治愈的那些人,他们都说,经医疗无效时,这位医生就劝我们放生、念经等,遵照嘱咐,广行放生等善行...从事善行,你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报偿。  欢迎转载功德无量   慈善点击  http://www.am111.com/ccdj.htm   祖师看放生  http://bbs.jiexieyin....

    刘洪彬

    |放生戒杀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1933222832.html
  • 净宗法师答: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,怎样是信愿不具足?

      问: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,怎样是信愿不具足?   净宗法师答:信:“我罪虽深,但只要念佛,弥陀决定救得了我。”即是信具足。“此生非往生极乐不可”即是愿具足。   如果认为:“我有某功德、某善行,所以念佛能得弥陀救度;如果没有善行功德,虽念佛也不能得救。”或者认为:“我有罪过,虽念佛也怕不能得救;如果没有罪,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阿弥陀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8/14184313490.html
  • 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

    ,供养一切受用。当时有位行乞贫女得知国王这一善行后,从心里生起了无上欢喜心。在回向功德时,世尊问国王:“你愿将这些善根回向给自己,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更广大的人?”国王说:“回向给福德更广大的人。”于是...只要你能从内心发出真诚的欢喜心,就会获得与他人所做的善行同样的功德。    如果你发心清净,拿的钱越多越好;如果发心不清净就不要拿那么多,拿再多也没有太大的意义。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,有多大的能力就用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命运|随喜|功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11143020316.html
  • 安立四摄法的理由

      摄受有情的方法,为何一定是四种呢?   答:要摄受眷属让他修习善行,首先必须让他生起欢喜心,这又必须先布施财物饶益他的身体。   他生起欢喜心之后,要让他趣入修道时,首先必须让他了解应如何修学。这又需要由爱语宣说正法,遣除他的无知和疑惑,使他无颠倒地受持法义。   他明白如何修之后,再由利行让他实修善行。   如果自己不修,而对他说哪些应取、哪些应舍,他不仅不会信受,反而将驳斥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四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2161026946.html
  • 智随法师答:临终助念开示怎么做?

    适当赞叹他的善行、人品及所作功德等,让其生欢喜心,以利于后之念佛。(若其没有特别的善行,则当以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来安慰他,多发挥第三点。)   二、劝临终之人求往生,若平身是念佛之人,则鼓励赞叹他...

    智随法师

    智随法师|助念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5282134636.html
  • 成佛资粮──随喜功德

    发心建寺,成为他的辅弼。   随喜,为什么能成就后世的"功德"呢?因为发起利他善行的关系,能够集合大众的善心,所以称之为"功";同时能够成就一件善法,就是"德"。因为善法的成就,令大众心生欢喜,就是"...的心来看待生活周遭的每件事,如学习慈鸟反哺报恩的孝行、赞叹小狗有忠主的善行、学习蚂蚁分工合作的和睦精神......当大家开始赞叹、行善的时候,每天一定充满法喜、全身舒畅,不但有积极的人生观、广结善缘,...

    见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866021.html
  • 徐文明教授:佛教慈善不宜过度纯粹化、神圣化

    有为之善就已经值得肯定了,就是大好人了。如果非要以纯善来要求所有人,就可能会吓跑那些愿意有条件、有保留地帮助别人的人。事实上,现实社会的多数善行都够不上纯善,我们绝不能为此而予以否定。老子主张完美的...上也是善的。既然因果俱善,就没有反对的必要。 佛教主张中道,不能走任何极端,既要反对过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,也要反对不切实际的纯粹化和神圣化。当然,对善行除了鼓励,也要进一步引导,使之从有为之善趋向无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400873146.html